二、兽药使用原则
(一)正确诊断,确切掌握适应症 给药前适当断水(不超过l小时),有利于提高效果;强力霉素、氨苄在水中易破坏,应控水2-3小时,然后在 l-2小时内饮完。 以。肾肿解毒药、抗脱水药、退烧药,才会取得好的效果。这也是复方制剂通常比单方好的原因。
诊断正确,了解药理;适时治疗,对症下药。
(二)剂量准确,疗程要足剂量过小无效,过大有毒且增加费用。
同一种药物用于治疗的疾病不同,其用量亦不同。
如链霉素用于治疗传染性鼻炎是剂量特别大,而用于其他疾病的剂量就特别小。
同一种药物不同的用药途径,其剂量不一样。
如口服用药比注射用药剂量大,因口服吸收率比注射低。
疗程一般3-5天,但~些慢性病如鸡传染性鼻炎,疗程不少于7天,以防复发。
(四)拌料给药要采用逐级稀释法,以免拌药不均匀,发生中毒。
(五)首次用量可适当增加,随后几天用维持量
(六)慎用毒性较大的药物
(七)注意交替或间隔用药,避免耐药性产生
(八)根据药物半衰期,确定每天给药次数
(九)了解商品料中药物的添加情况,防止重复用药,增加毒性
(十)根据不同日龄的生理、生长发育特点及发病规律科学用药
产蛋鸡慎用磺胺类、抗球虫药、甲砜霉素等影响产蛋和免疫的药。
妊娠期、哺乳期慎用四环素类、氨基糖苷类,因可通过胎盘、乳腺吸收而影响新生物发育。甚至致畸。
泌乳动物使用青霉素后,人食用乳制品可引起敏感反应。
(十一)根据不同季节合理用药
秋冬防感冒;夏季防肠道病,热应激。
夏季饮水量大,饮水给药时要适当降低浓度;而采食量小,拌料给药时要适当增加浓度。
(十二)免疫期慎用一些有免疫抑制作用的药
如地塞米松、磺胺类、四环素类、甲砜霉素等。
(十三)注意种属、年龄、性别的特殊性
大牲畜可个体用药,而鸡等只能群体用药。
反刍动物不宜过多使用抗生素,以免干扰胃内正常消化。 .
幼年和老年动物的药酶活性低,应适当降低用量。
雌性动物比雄性动物对药物敏感性高,在发情期、妊娠期、哺乳期慎用泻药,利尿药、子宫兴奋药等。
(十四)把握时机,适时用药
早用药比晚用药好,如鸡群发生禽流感,早用抗病毒药金刚烷胺可收到较好的效果,迟用则效果不好。
(十五)注意配伍禁忌
如杀菌与抑菌药联用可产生拮抗,先用杀菌药,再用抑菌药才不会拮抗。
(十六)注意并发症,有混合感染时应联合用药
如治疗呼吸道时,抗生素常联合用药,效果更好。
(十七)了解临床一卜的常用药与敏感药,以免盲目用药和无效用药,增加成本和产生抗药性。
(十八)不可忽视辅助药的作用
如鸡发生呼吸道病时,要辅以平喘药、化痰药,止咳药;发生肾传支、法氏囊炎时,要辅
(十九)慎用某些药
地塞米松可消炎、抗毒素、抗休克、抗过敏,但也会造成免疫功能下降,抗感染能力降低,代谢紊乱,肌无力,骨质疏松,关节障碍,生长不良。
几乎所有的抗病毒药只有在病毒早期感染还没有临床症状时用药,才能抑制一些病毒复制,已有临床症状时,用抗病毒药几乎无效。
磺胺药只有抑菌效果,其药效顺序:SMM>SMZ>SIZ>sT>SD>SMP>SDM>SMD>SMl>SM2>SN
感染部位不同,用药途径不一样。
全身感染注射用药好,肠道感染口服用药好